第五章 向着大海的方向

云秀回到家,家里的大座钟指向九点四十五。赵吴氏已经到东屋躺下,堂屋的饭桌上摆着四个白面饽饽,一碟马夹菜。马夹菜学名马齿苋,是一种藤蔓状的野菜。叶绿,颈红。叶片扁平肥厚。胶东人对马夹菜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夏天的马夹菜采后剁碎,用热水一烫,拌上酱油、蒜泥便是一道下饭的美味。

云秀见到马夹菜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她来回骑了四十多里的肚子早就打起了鼓。她摘下挎包坐到饭桌前大快朵颐。赵吴氏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云秀身后拍了她一下。

“哎呀,娘你可吓死我了。对了,我刚才去学生家家访回来晚了。”云秀放下吃了一半的饽饽抱怨。

“哦。我跟你说个顶要紧的事。”赵吴氏坐到桌边,神神秘秘的将今天大仙说所生孩子的法子告诉了云秀。

云秀听后脸色一变:“娘,跟你说了多少回了别搞这些个封建迷信!教委支部党课,林书记都说了党员要及时阻止看到的封建迷信活动。”

赵吴氏亦把脸一拉:“你懂啥,我踩过的羊屎蛋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云秀直接把筷子摔在桌上:“娘,你要是这样我明天就搬到我公公婆婆家去。”

云秀的火爆脾气遗传自赵吴氏,赵吴氏自然也是不甘示弱:“赶紧搬走省得我天天伺候你还得给你做饭给你留门。”

母女俩吵了这一架,各自赌气回了东屋西屋睡去。第二天大清早赵吴氏昨晚的气似乎没有消,她没有给女儿做饭。云秀倒是不以为意,她已经习惯了跟母亲的争吵。她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只是为了她好的方式不对。云秀拿起做完吃剩下的半个馒头装进挎包,推着自行车就去学校了。

赵吴氏见女儿已经出门,她下了床到了邻居家借了一个手电筒。大仙说没开花的婆婆丁一定要早晨五点摘,那今天她就得在黑松林里过夜,手电筒是必需品。她烧了火,在锅里烙了一张大饼,切成四个小块放进一个小包袱皮里包起来,这是她一天一宿的干粮。最后她找出一个葡萄糖溶液玻璃瓶,灌了一瓶开水。

做完这一切老太太赵吴氏开始打裹腿。胶东老一辈的妇女出远门是必打裹腿的。按照她们的说法裹腿打得紧路走得远。这其中其实还包含着一个科学道理:裹腿束紧可以缓解走远路引起的小腿血脉下积产生的胀疼感。

打完裹腿,七十岁的老太太赵吴氏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出发了。黑松林离西季村总有十四五里,这样一段路程如果步行对于青壮男人来说尚且吃力何况一个从五岁就开始裹脚的老太婆?这倒是难不倒赵吴氏,村里常有去海边干活的人,手扶拖拉机既是他们的代步工具,也是他们拉渔网、铁耙的载具。

十几分钟后赵吴氏站到了村北的路口。路口有一个村碑,村碑后铭刻着西季村的来历:明洪武三年,傅友德、汤和西征定四川。四川利州铁脚乡季村因有人私藏二十枚伪元至正通宝铜钱,致全村三百一十九口获罪,徙胶东莱州府。罪徙之途茫茫数千里,病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至徙地莱州仅剩八十余口。幸存者伐木为房,开垦渔耕,始有季村。念自西来,故季字加西,是为西季。

历史是残酷的,区区百余字又怎能概括西季村的老祖宗们流徙几千里遭受的那些苦难?历史又是由巧合构成的,如果不是那位村民心存私念,没有将那二十枚伪元的铜钱上交大明官府,又怎会有如今渤海之滨这个三百多户的小小山村?

赵吴氏是文盲,她既不认识村碑后面的字也不关心老祖宗们是从哪儿来的。她只记得六十年多前,五岁的她被附近吴家庄子的爹娘当作童养媳卖到了西季村。自此之后西季村就成了她的家,她的一切。

日头已经升得老高,一辆手扶拖拉机由远及近停在赵吴氏面前。坐在车座上的同村渔民老泥问:“云秀娘,你这是去哪儿?”

赵吴氏回答:“去黑松林嘞。”

老泥爽快地说:“上后兜我捎你。”

赵吴氏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手扶拖拉机的后兜。老泥又问:“你上黑松林干啥?”

赵吴氏编了一个谎:“捡点松果冬天好引炉子用。”女儿久婚不孕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赵吴氏绝不会把去黑松林的缘由告诉老泥的。

老泥心中暗笑:这老太太是不是老糊涂了,黑松林里秋天才有可能引炉子的松果呢。

赵吴氏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谎说得不圆,她马上改口:“我跟你打哈哈呢,我上黑松林里刨点苦菜根,回家蘸酱吃。”

对于胶东人来说酸甜苦辣俱成滋味。苦这种滋味亦能升华成一种撩人心弦的美味。苦菜学名苦苣,有着大而肥厚多汁的根。胶东人喜欢刨苦菜的根茎当作大葱、荠菜之类蘸酱的开胃小菜。苦菜根越苦越能让人食欲大发。

夏天正是刨苦菜根的季节,赵吴氏的谎终于撒圆了。老泥不再追问,手扶拖拉机已经挂到了三档,就算他想跟赵吴氏说话巨大的轰鸣声也会盖过他的声腔。

“咚呜咚呜”,手扶拖拉机摇摇晃晃地一路向北。它经过栽种着白杨树的小路,穿越苹果花海,向着大海的方向执着地前进着。

沙岭完小。云秀正带着一群孩子上体育课。身材臃肿的她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嘟”,哨声响起,六十多个三年级的孩子排成一排。孩子们像是士兵,云秀则是他们的指挥官。

云秀大声地说:“今天我们先绕着操场跑三圈,然后自由活动!”

一分钟后,操场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六十多个孩子排成整齐的队伍围着操场步伐整齐地跑着。他们的身边跟着一个胖胖的女老师,她步伐明显有些吃力。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一,二,一,二。”

整齐的口号声回荡在一九八八年夏天的天空中,随着暖风和白云愈飘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