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崇祯殉国

“爱卿平身”皇帝从林丹恳切的言辞中,感受到了温暖,阴霾的心情,也受到了些许的治愈,皇帝的声音也平和起来。

“臣伏请陛下出宫南幸。”林丹再拜,额头触地。

“南幸。”轻轻的吐出两个字,皇帝的口气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沉默片刻,又问“你可知当初成祖皇帝,为什么迁都北京?”

“天子守国门。”林丹答道。

“你既然知道天子守国门,那么下半句君王死社稷也一定是知道的。”

“臣知道。”

“你既然知道祖宗的家法,今天为何还要带人逼宫。”崇祯皇帝又质问道。

“臣不敢,只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从广宁门进城,陛下的安危已到十万火急的地步,臣闻,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好一句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此时此刻的光景,在这宏伟阔大的乾清宫中,听到这样的铿锵之言,空气中的悲凉萧索,也被冲淡了几分。

“爱卿愿意做忠良,朕也不愿意做那背弃祖宗之君。”

“陛下。”

“朕意已决,勿需多言!”林丹还要再劝,却被皇上打断。

皇帝的目光又看向长平公主,柔柔弱弱的样子,对母亲不幸遭遇的悲恸,皇帝心中仿佛被无数的细针扎满,疼得锥心疼的刺骨。

“林爱卿,朕要把长平公主的安危托付于你,你可否能实心办到?”

皇帝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性格骄傲,尊严和权威容不得别人一点点的冒犯,作为父亲,他又是平凡的,舔犊情深,他自己有必死之志,为这大明江山守国门,死社稷,当看到女儿的,柔弱与凄怜,他做回了父亲,作为一名父亲,永远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危险当中。

“父皇。”朱媺娖语带哭腔。

“臣万死,亦要保得主子殿下万全。”林丹的情绪激动,话语也凄然,他知道皇帝,一心想要君王死社稷,更是哀戚肠绝,辞泪俱下。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字,语气温和慈祥“你先出去候着。”

又向皇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林丹方才退出殿去。

“媺娖,父皇现在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皇帝一边说,一边用手去擦拭女儿眼角的泪痕。

“父皇,女儿不走。”泪珠儿,泫然流涕,公主那里舍得离父皇而去。

“傻孩子,你母后已经走了,父皇我又怎么忍心让你身蹈险地,你母后我已是对不住了,这大明江山,祖宗社稷,万千子民,在朕的治理下,贫苦不堪,连遭兵祸,朕的心中悔愧万千,父皇现在却不想再当一个对不住儿女的父亲啊!”

天底下又哪里有舍得儿女离开的父母,皇帝也是父,也是人夫,只是国破家亡,他要给祖宗江山社稷一个交代,要给天下的万千子民一个交代。知道女儿留下,必然是死路一条,为了不受贼军的凌~辱,最后可能还是他这个父亲送女儿上路。与其到了那时,再做这样惨绝人寰的痛事。不如现在送其出宫,或许也是一条生路,也是父亲最后的愿望!

看着跪地哭泣的女儿,皇帝下了决定。

对王承恩吩咐道:“送公主出宫”决绝的话语,爱怜的神色,显示了一个父亲的凄惶。

又道:“拟旨意,锦衣卫百户林丹,忠君爱国,现任命为寿宁宫将军,护卫公主出宫。”

寿宁宫乃是长平公主的寝宫,皇帝封林丹为寿宁宫将军,也正符合将长平公主安危托付之意。

公主不愿离去,只是哭泣,皇帝示意下,太监王承恩,只得将长平公主强行架出宫门,看着远去女儿的背影,怀想着往日一家人的音容笑貌,此时的皇帝也是潸然泪下。

宫门外,林丹出来后,将皇帝不愿意离京,一心要君王死社稷的事情告诉众人,又把皇帝托付公主之事说了。

皇帝做法虽然不智,但他是君大家是臣,大家也不敢不遵从皇帝的意志。大家所能做的便只有跪伏于宫门,山呼万岁,过不多时,太监王承恩便领着朱媺娖出来。

门下站定,便高声道“有旨意,锦衣卫百户林丹,忠君爱国,现任命为寿宁宫将军,护卫公主出宫。”

“臣林丹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完圣旨,王承恩又对公主劝导道:“公主,快走吧,莫要辜负皇爷的一片苦心。”又对林丹说道:“林将军,殿下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现下军情紧急,你们速速出宫去吧!”说完便自回内殿。

又有太监将宫门合上,公主悲痛欲绝,伏地恸哭:“父皇,父皇!”竟然生生哭晕死在宫门外。

“将军怎么办?”看着不省人事的公主,张昂问道。

“事急从权,背着走,你来搭把手。”

林丹说着便走了过去,在张昂帮助下背上公主,一边往来路返回出宫,一边又对身旁张昂吩咐道:“你带几个人去御马苑找些马匹。”张昂答应着,领了几个人便往御马苑而去。

又吩咐赵铁牛“铁牛,前面开路。”

就这样一行人原路出了神武门,等的片刻,张昂也取马赶来。

此时朱媺娖已经醒转,面色酡红,显然因为刚才,在宫门口昏厥,自己竟然被一个陌生男子背着出宫,十分羞涩。

“殿下请上马。”牵着一匹白马到朱媺娖身前,林丹躬身说道。

“本宫不会骑马。”朱媺娖低着眉头,赧然道。

“请殿下恕臣无礼。”说着林丹将朱媺娖抱上马背,只得两人共骑一马!

众人出了皇城,便往柳条胡同而去,在哪里将官服换下,换作常人装扮,林丹又将家中金银取出,分给下人,让大家自谋生路,朱媺娖本身的宫装太过扎眼,又给他找了套男装,让翠儿帮忙换上。

想着自己和手下弟兄,皆是男人,公主一个女子,不太方便,便又对翠儿说道:“你跟我们一起走吧,路上也好照顾殿下。”

虽说是逃难,但是比起孤零零在北京城中面对乱兵,当然跟着少爷心里上会觉得更加安全。翠儿想也不想,便答应了。

林丹将众人分为前队,中队,和后队,前队由李天明统帅,有五人,为前哨,后队由张昂统帅,有8人,负责保卫后方,林丹自领中队护卫公主加上翠儿一共15人。

一切准备妥当,林丹发令道:“出发。”

“得令。”众人齐声应到,拨转马头,按前中后队形鱼贯而出。

崇祯17年3月19日上午,顺军攻破内城各门,城内民众焚香迎接,贴出“顺民”字样表示归顺。经过两天的战斗,北京宣告陷落。

这是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后的第一次。

紫禁城中,崇祯帝知道李自成贼军进城了,官员、太监也早已跑得不知去向,只有太监王承恩还跟着他。

这位皇帝一生的梦想就是中兴大明,他在位期间生活节俭,每天他都是殚精竭虑日夜操劳,唯恐祖宗建下来的大明河山,会败坏在自己手里,可是上天不佑人大明三百年的基业,落得今日这样的结局!

万岁山,北京城中的最高点,此刻只有崇祯皇帝,和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

从这里登高远眺,北京城的情况一览无余,炮火连天,杀声震野,在某些地方还有小股明军在和李自成的顺军战斗,更多的是衣着五花八门的顺军,正在占领这大明巍峨帝都内的各门各坊,看见陆续有顺军进入皇城。

皇帝啼泣道:“列祖列宗,儿臣不孝啊!”

皇帝又咬破食指写下血书“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万岁山上,太监王承恩在一颗歪斜的老槐树下,系好了白绫。

高呼道:“奴婢恭送皇爷。”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万岁山,吊死在山腰周赏亭下边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

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

崇祯皇帝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

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

顺天府,易县,古称易州,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林丹等人趁李自成还没完全控制北京前出逃,一路昼伏夜出,走了3天方才进入易县境内。

本是保皇驾南下,如今自己受封宁寿宫将军,护卫公主安危,对于林丹来说,就是一生之责任,自己可以万死也要公主万全!

思来想去,林丹便决定,从易县进太行山,山林阔大险峻,方便躲藏。

进了山,又遇到小队不成气候的山匪,这些草寇,哪里是林丹等人对手,他们这批人,人人强弓劲弩,虽然匆忙出逃,没有铁铠,但是外罩的袍子里面,却也穿了皮甲!

这只能算是小规模的剿匪行动,弯曲狭窄的山道之中,锦衣卫迅速抢占两边的缓坡,队形散开,虽然人数比土匪少,但是扇的确是比匪军要开很多。

“射。”一挥手,林丹命令道。

土匪已经进入射程,此时正是发挥弓弩作战最好的时机。

“嗖嗖嗖”一支支箭矢破空而去,从三个方向给于这些土匪打击。箭头入肉,割裂衣甲,顿是便有七八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