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祸得福

残阳似血,泼洒于雁门关外的古道上。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骑马行于一辆马车傍,在这满天的血色中漫步而行,边行边吟诵着当时甚为流传的《喜迁莺》。

“皓儿,你所吟之词很是精妙呀,你可知道这首词为何人所作,又因何而作呀?”一个苍老的声音来自马车之内。

“爷爷,这首喜迁莺是李纲将军所作。它借淝水之战,以劝宋庭攻伐我大金。”少年答道。

“是呀,宋庭非但没听李纲之言,还罢免了他的军权。真是自毁长城呀!如今,我虽在金庭为官,但你要记住我们是汉人,我不是为金人做官,我是为我们亳州的百姓为官,终有一天,我们会恢复汉家的天下……我这本意在亳州家乡为官,这家乡百姓做些事,可是金庭派到我雁门之外为官,这是既想用我汉人,又要防着我们呀!”

“孙儿记住了!定要恢复汉家的天下!”少年面露坚毅。

这个少年叫伍皓,车中的是他爷爷,虽为金庭官吏,却一心想着被金占领的汉家之地。

“快些走,这里不安全。虽说辽国已被大金灭了有十多年了,雁门一带还是常常有辽人遗民出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你虽自幼随刘瞻老先生学文习武,但你所习为时尚短,更兼你尚年幼,如有强人,恐不能应付,还是快些穿过前面这片密林为好。”

“是的,爷爷!”

正说间,呼的一声哨响,从林间山谷边上冲出一队人马。瞧他们装束,不似金人,更非汉人。

他们更不打话,为首的马刀一挥。一众人直奔马车而来。

伍皓见状,忙拔出腰间长剑,策马迎敌。他一人迎战一十三名强敌依旧不落下风。那首领见十几人围攻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仍占不得半点便宜,心中暗暗吃惊。见不远处马车里伸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汉,焦急的观望这边的战况,忽的心生一计。

只见他一招灵蛇出洞,长枪直刺伍皓胸口而去,伍皓略一偏身,反手一剑直撩他左腋。那首领就地向后一滚,退出战斗圈外,直奔马车而去。

车夫见状大惊,知道这些悍匪杀人如家常便饭,心中大骇。忙扬鞭,抽打在那马儿身上。那马儿吃痛,撒开四蹄发狂似的向前奔去。

那首领见状,忙提枪向车夫掷去。那车夫慌忙之间只顾驾车,并没注意危险的临近,一下子被枪掷中,翻滚下来。

马车没了车夫的驾驭,又吃痛于刚才的马鞭,奔跑得更加疯狂,忽地,左边车轮被一石块一颠,那马也不能控制方向,连马带车直向悬崖冲去。

伍皓见状哪还敢恋战。忙策马向车追去。强人见此情景,哪能放过到嘴边的肥肉,一拥而上,紧追不舍。

那老者在车中,虽然被颠得七荤八素,但眼下形势却也明了。他大叫道:“皓儿,休要理我,你快快逃走,为我们伍家留一血脉……”

伍皓哪里肯听,策马加鞭。马车终究还是没有马快。伍皓策马至马车傍,纵身一跃,跳上马车正要掌握缰线。忽地,有长枪投掷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伍皓头一偏,躲过掷来的长枪。然而长枪却扎在了马屁股上,那马儿吃痛,任由伍皓如何勒缰绳,却也拉不住。直往那悬崖冲去。

伍皓见状大惊,欲待跳车。再看车中的爷爷,如果此时跳车,他可以逃过一险,可是爷爷必定粉身碎骨。他忙去车中拉爷爷。但终究还是慢了。

……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伍皓慢慢醒了过来,只觉浑身似散了架子一样。他缓缓坐了起来,忽然想起爷爷。忙站起来,由于用力过猛,突感口角一甜,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他似乎毫无感觉,只是在寻找爷爷的身影。

伍皓抬头一瞧,只见那马车的后轮挂在一棵斜长在崖壁上的大树的树杆上。那马儿摔在了地上已血肉模糊,马身下的断树枝仍依稀可见。而他刚刚就是趴在那马的身上。想来,那马被树枝卸掉了很大的下坠的力道。而伍皓又借助马的身体作垫子才能得以保全。身体没有明显外伤,但看样子,内伤一定是有的,而且似乎还不轻。

伍皓拖着沉重的身体,艰难地向挂在树杈杆上的马车走去。只见一棵树枝上挂着一个人那不是爷爷又是谁。伍皓忙三步并两步向爷爷走去,不知是用力过大,还是由于激动,又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但他完全顾不了这些。他好容易来到爷爷的身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爷爷从树上弄到地上。此时的爷爷进的气少,出的气多,看样子受伤严重,仔细一看:两条腿都已经折断,肋骨又断了三根。

伍皓看爷爷还活着,便放心了一些,只是伤情这样严重,不由得愁上心头。他抬看观察四周。料想这是那悬崖之底了,只见那四周峭壁之上树木斜长,藤蔓结绕。真得感谢这些藤藤蔓蔓,不然他们此时怕早已粉身碎骨了。

伍皓四周寻找一番,希望能找个地方,先把爷爷安顿好。幸运的是,在这峭壁的边上有个小小的山洞,似乎有人为修理过的痕迹。这时伍皓完全顾不上这些了,他坐在地上休息了半个时辰,然后又花了一个多时辰用藤蔓做一个板床样,将爷爷放到板床上,一点点,一点点地把爷爷拖进山洞。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爷爷弱弱地道:“皓儿……咳……这是……哪里?”伍皓道:“爷爷,这是悬崖之底,我们都还活着,只是我们都已经受伤,也不知这里有没有水和食物,前面有个山洞,我先把您安置在山洞里,再去寻找水和食物。”

“皓儿,……你……不该……咳……”

“爷爷,你伤得不轻,先不要说话了!”爷爷想要说什么,被伍皓打断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伍皓终于把爷爷拖进了山洞。

伍皓坐在山洞的边上,喘着粗气,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这时一缕光线照时山洞,伍皓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山洞的石壁上似乎有字样和图画样的东西。他很好奇,努力站起身来,走向石壁,用手把挂在石壁上的一些藤蔓拉下来。果然出现几行小字:我知命不久矣,然,能与阿紫姑娘死在一起,我也知足。生不能相随,死却能在一起,此生知足了。如果哪位有缘人,能把我和阿紫姑娘合葬一起,那便是我几辈子的福气,为了能有这样的福气,我愿把这部《易筋经》就作为酬劳!

“《易筋经》?这不是传说中的少林寺的无上内功心法嘛,这是少林寺的不传之秘啊,怎么会在这里?”看了石壁上的字,伍皓满肚子的疑惑。再往下看去,果然是一些内功法门。而且还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物图像。

伍皓曾经也很随高人一直学武,他一看便知,这些石壁上的小人和小人身上的线条都是练气的技巧。他本就是一个武痴,见到石壁上的是内功的心法,便不由得心里痒痒的,便从第一幅图,学着图上人的姿势,做一个奇怪的动作,感觉有一股气顺着图上的线条在身上的经脉里游走。慢慢地,他感觉自己原本堵得喘不过气来的胸口,已经不那么堵了,感觉整个人有了精神。他顺着图片又做了两个动作。感觉整个人就好像根本没有受过什么伤,而且更有精神。短短二三个时辰,就有如此的功效,这种感觉是他从没有过的。他几乎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咳……咳……”爷爷的咳嗽声让伍皓又回到了现实。他忙去外面拽下挂在树上的马车,将马上拆了下来,取出几块直板,回到洞中,将爷爷的断腿,肋骨固定好!

爷爷看伍皓二三个时辰的时间,便恢复如初,大觉奇怪,但又碍于自己伤重不方便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