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袭汉军

公元222年,蜀汉章武二年,曹魏黄初三年,五月。

夷陵前线。

汉军大营之中旗帜飘扬,防备也算森严,巡逻的士兵们却不复去年刚出征时般军容严整,士气高涨。

战局拖到如今,整个汉军上下大多数的斗志已经低迷,一方面一开始进军时的势如破竹已经迟滞了几个月没有丝毫进展,陷入与吴军的持久战,另一方面军中有不少都是益州本地军士,时间一长难免有些思想之情。

但今天,夷陵战事的平衡注定会被打破。

“老张,你看看那光亮是什么?”

汉军由于战线过于冗长,刘备又亲自带着精锐与吴军的孙桓对峙在夷道,后续的汉军主力只好将部队驻扎在江水南岸,以便运输。

“估计又是那些不怕死的当地老乡,偷偷出来打鱼了吧?这可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再说了,负责沿岸防卫的水军自然会去看的!”

两名汉军的守夜军士站在哨塔之上,看着远处似乎在慢慢靠近的江面上一缕火光说道。

“也是...这几个月来也不是没有先例,何况如今天热了起来,渔民们迫于大战维持生计,晚上出来也是正常之事...”

原本还想发出信号通知江边水军同僚们前去查看的这位士兵,也打消了想法。

“伍长,你看那里有火光!”

过了不久,视野没有哨塔开阔的汉军水军小队,也看到了那缕火光,只是它距离岸边更近了。

“恩?有动静那哨塔为何不像我等发信号?”

这伍长明显比哨塔上的士兵更有责任心,一边说着一边招呼着身边的兄弟们上了小舟前去查看。

“嗖~”

就在这支汉军小队正离开岸边前去查看之时,一支箭羽突如其来地飞来,直接命中点亮了火光,暴露自己位置的伍长身上。

“是...是敌袭!”

伍长几乎是用尽了自己最后的气力大喊道,希望能够引起岸上友军的注意,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紧接而来的一片箭雨,很快这支五人汉军小队就被黑夜吞没。

“到南岸了!随我杀!”一名十八岁上下模样的年轻将领放下手中弓箭,从身后人的手上接过递来的长戟大喊道。

那缕火光小船领头登陆,其后是无数吴军舟船靠岸!这些吴军早就熟悉了本地的水文和地形,仅仅依靠着领头小舟的火光就能够顺路靠岸!江东水军名不虚传!

“敌袭,敌袭!!”

许久未交战,早已疲惫且大多数人已经陷入梦乡的汉军大营很快就充斥着哨兵们的惊呼声,而吴军也在混乱之中快速登陆,向着汉军营寨杀来。

“来人!把引火物快点搬上来!”

源源不断的吴军战船靠了岸,他们也就井然有序地将火把点燃了起来,一时之间岸边灯火通明,而带头指挥的正是吴军宿将,韩当。

“韩将军!我先领一支部队前去涿乡县,堵住汉军的退路!主攻的任务就交给您了!”

与韩当一同行动的是东吴大将朱然,此时他正骑在马上,带着自己的部曲准备快速进军。

“恩,义封,这汉军的防卫倒是严密,沿岸的哨兵不断,还有阻隔,要不然你便能与老夫在水上就分兵,快速穿插了。”

韩当摸着发白的胡须说道,朱然是自己同僚朱治的养子,相当于是自己侄儿一般的存在,平日中两家走得也很近。

“这布防明显与汉军刚来到此地不同!看来汉军之中也有高人所在。”

朱然点了点头赞同了韩当的说法,随即带着麾下部队快速轻装出发。

吴军少马,除了一些中层将领能够骑上一些劣马以外,大多数的士兵只能依靠步行。因此脱离了舟船的他们移动能力有限。

“将士们,冲杀蜀军!把他们赶出荆州!”

韩当今年已经有六十七岁的高龄,但他依旧不服老,亲自指挥着麾下将士们攻向汉军营寨。

“吴军的部队果然来了...快,快把诸葛将军的那封信给我取来!”

吴军的攻势势如破竹,汉军的营寨接二连三地被攻破,还好别部督,负责步军的荆州将领张南带着临时组织起来的部队前去阻挡,才稍微拖延了吴军的攻势。

处于后方,还未与吴军交战的汉军另外一位别部督,负责水军的冯习得知了战况后第一时间命令左右将诸葛义留下来的书信翻了出来,他不由地回忆起一个月前这名突然从成都后方来到前线的少年身影。

“冯督,请按照如此布置,便可大幅减少我军水军的防务压力!”

那时候,要不是诸葛义拿着丞相府的令牌,冯习都不可能见这位传闻中是成都城内的纨绔,相府内耻辱的诸葛公子。

但他拿过诸葛义手中的图纸一看,却见这地图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汉军的布防和诸葛义突出的修改方案,这让冯习不由得一些惊讶,这些布防情况不可能是外人知道的!除非,他自己把整个阵地都考察了一遍!

而且冯习草草地看了眼诸葛义的提议,这些方案的确是可行之策!甚至,要比自己的布防更好一些!

“难道是,诸葛丞相亲自来到前线了?”

冯习看向诸葛义心中充满着疑惑,如今整个蜀汉能够有如此水准的只有丞相等几位大人物。但他碍于对方的身份,也就是诸葛亮三弟诸葛均的儿子,不方便多问,暂时按下了心中的疑问。

“多谢诸葛公子的提议,我这就去改变布防!只是,这封信是...”

冯习虽然听闻过诸葛义的一些不好传闻,但他不否认诸葛义是诸葛家的出身以及他可能存在的才能,事实来说诸葛义的提议的确是有作用。

“此信还请冯督留在身边...万一,我是说万一,若是在危机情况下,还请冯督能够打开信件看看!”

诸葛义似乎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说完便带着身后的几名士兵走了出去,离开了此处。而军务繁忙的冯习也没有太在意,送走了诸葛义之后便前去更改防务,把这封信也让左右收了起来,也不知道左右放到哪里去了。

“子忠,为何不直接告诉冯督后续的计划?”

茅轩十分疑惑地询问着诸葛义,虽然他也不知道诸葛义如此耗费人力物力地在前线来回折腾是为了什么,在成都后方当他的纨绔子弟不好么?怎么突然又和自己的老爹搭上了。

老爹也真是的,这茅家在益州的产业也是庞大,并且不显山露水,为了这非亲非故的诸葛义居然肯如此砸钱。

诸葛义骑着马看向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左右人马,随后又将目光眺向西南方向,“为了能够救出圣上啊!”

诸葛义自己都没怎么搞明白怎么一回儿事,就穿越到了汉末三国,还莫名其妙地当上了这诸葛亮的侄子,好像自己的名声还很臭。

为何历史上没有自己这号人物的记载?难道是陈寿偷懒了?不过诸葛义联想到自己这花天酒地的作风和蜀汉不设史官的做法,很有可能自己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就是纵情声色,英年早逝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具身体本能的驱使,或者是一种使命感,诸葛义明知道前线危险还是来到了这夷陵前线,他想要逆转战局!那些穿越者,不都是这么做的么?

但当时还没有出成都城的诸葛义却绝望地发现,自己的臭名昭著居然如此严重,一方面是就连自己的便宜叔父,蜀汉丞相诸葛亮都见不到,另一方面因为战时的规定,像自己这样身份特殊的人都无法出成都城,守卫的士兵们根本不让过。

自己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只有同龄的那些废物纨绔子弟,以及相府管家老陈的儿子,一个默默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后的老实人,陈实。

要不是茅家的出现以及吴家大小姐的出面,自己真不知道如何来到前线,更不会有参与到这场大战之中的本钱,这些事情实在是太过于信息量庞大,诸葛义需要解决完夷陵的烂摊子之后回去好好盘算整理下!

看着与自己同速驰骋的茅轩一脸看外星人的表情,诸葛义认真的说道,“轩哥,我们真的要抓住每分每秒...何况我就把推演过程交给冯督,他又有多大概率会相信我呢?”

“也没有时间解释了,我们必须速速前去武陵方向!”

“好吧好吧,父亲既然让我跟着你,那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茅轩似乎对于自己的父亲十分尊重和听话,一脸白净同样年轻的他是一位在成都城内都多少有名的俊俏后生,此时竟然全副武装地和诸葛义在夷陵前线,这要是让那些犯花痴的迷妹们知道了,会惹出不少麻烦。

茅轩的父亲,在益州也是一号神秘人物,坐拥不少的家产但似乎与世无争,平日中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无论是刘璋时期还是刘备攻下益州后,他也从来没有出现在官场之中。

听闻当年其也是独自一人来到川内,在没有任何根基的状况下白手起家做到如今这般规模,也是一段传奇。